后備種豬的隔離適應及管理程序
1、 將隔離舍用高壓沖洗機徹底沖洗干凈,包括料槽、水管、窗簾、天花板、地面、墻壁,然后將所有的欄圈、水管、料槽等檢修一遍,后徹底進行消毒,再間隔7天以上才能進豬。
2、 隔離期間要求有單獨的飼養員(好是有經驗的老飼養員),專門的(單獨的)清掃工具,隔離舍的人員和工具在隔離完成前不能和場內其它人員或工具交叉。
3、 當后備種豬進入后,按個體大小分欄放置,每欄多只能放6頭后備種豬(原則是1.4平方米/頭)。公豬1頭每欄。
4、 進豬后首先喂給富含多維的飲水,(并根據本場的健康情況適當添加藥物,)需要連續添加5-7天,在豬群休息3-5小時后在喂給少量的優良飼料,并每天逐漸增加到正常采食量,再此期間注意觀察種豬的采食量,肢蹄及有無外傷等情況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。新的后備種豬原則上是自由采食,但后備種豬如果不到配種日齡而體重已達100公斤以上,那么就要限制飼料的喂給量;按每頭每天1.5 - 2公斤的量飼喂佳。每天將所有的水都檢查一遍,以確保優良飲水的供應。
5、 進豬一周后,豬群狀況良好時,便可按照豬只的日齡和體重進行后備種豬的免疫工作了。疫苗接種后如有異常情況發生時,應立即處理,不得帶病免疫。
6、 全部疫苗接種完成一周后,豬群狀況良好時,可將本場即將淘汰的健康種豬進行混群飼養(或者體重相當的育肥豬),15天內無異常情況時,方可轉入本場種豬群中。在混群時如引入種豬發生異常狀況時,應立即處理,待異常狀況完全消失,豬群健康時,再次引入本場豬群進行混群工作,15天內無異常狀況時方可將后備種豬引入種豬群。
注意事項:
本場是丹系高繁殖性能的SPF種豬,在引種后需注意以下幾個環節:
1: 保持一個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(溫度18-25攝氏度,濕度60%-80%,無有害氣體等)嚴格按照種豬隔離適應及管理程序,盡量減緩短期內病原譜值的波動。使其慢慢適應。
2: 通過數據庫的統計,我場母豬的實產期平均為117.8天,大家在做同期分娩的時候,敬請注意。
3:因本場母豬繁殖性能優秀,產仔數偏多,母豬的產程也隨之偏長,(一般為2.5-4小時)請大家在接產的過程中注意護理及產后保健工作,以減少死胎和其它狀況的發生
4:請按照大自然種豬育種有限公司提供的營養標準進行配合飼料,以使其達到佳的生產性能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育肥豬的飼養與管理技術
- 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和物流配送體系
- 秋冬須要防豬“類感冒”
- 初生小仔豬喂食方法
- 引起仔豬腹瀉的飼料原因與控制
-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癥狀及治療措施
- 豬病預防治療過程需要避開哪些問題
- 如何防治仔豬哺乳期下痢
- 養豬舍溫度等環境控制技巧解析
- 引起母豬流產的疾病及防控措施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